科室動態(tài)

科室動態(tài)
新突破!血管外科完成國內(nèi)首例無造影劑下髂動脈支架成形術
近日血管外科為一名60歲的男性患者完成了國內(nèi)首例無造影劑下髂動脈支架成形術。髂動脈狹窄是血管外科臨床常見疾病,如果不能及時手術治療,早期患者會出現(xiàn)下肢間歇性跛行,嚴重會導致肢體壞疽,甚至截肢、危及生命。目前臨床常用的治療方式是介入下行髂動脈支架成形術,術中需應用X線及含碘造影劑,此患者于術前行下肢增強CTA注射造影劑后,出現(xiàn)了胸背部皮疹、胸悶等不適,考慮為造影劑過敏反應。若行開放搭橋手術則創(chuàng)傷大,患者心里較為抵觸。谷涌泉教授根據(jù)多年的經(jīng)驗,術前為患者制定了詳細的治療預案,根據(jù)患者術前CTA及患者身高預估了髂動脈的直徑,完成了國內(nèi)首例無造影劑下髂動脈支架成形術。患者術后跛行癥狀消失,足背動脈搏動可觸及,于術后2日出院。
介入手術由于對患者的創(chuàng)傷小,術后恢復快,患者住院時間短,已成為目前髂動脈狹窄的首選治療方式。而對于那些造影劑過敏、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來說,無造影劑下髂動脈支架成形術則是福音。